如果你喜欢都市种田小说,那么这本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一定不能错过。作者“闻信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陆远的精彩故事。本书目前连载中,最新章节第91章,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!
小说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在线章节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开门进屋,迎面是黑乎乎的灶台。这种灶台一般与火炕、火墙相连接,炕下砌有烟道,在火墙内部也有个通道一直连接到屋顶。在乡下如果谁家屋顶冒烟,那么一般就是这种灶。好处是在做饭的时候,还能把房间跟大炕烧热,享…
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“李婶你再不松手,我裤子掉啦……”“啊?哎呦我滴妈呀!”李婶一扭头,也被吓了个够呛,只见她正攥着陆远大腿外侧的裤子。再看陆远,满脸惊慌失措,要不是用手拉着裤子跟着李婶跑,半拉屁股蛋子都露出来了。李婶像触电般赶紧把手缩回来,本来她是想抓陆远衣服来着,可着急忙慌眼珠子也没对标,最重要的是她高估了自己的身高。反正伸手一抄,就想拽着陆远
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精彩章节赏析
开门进屋,迎面是黑乎乎的灶台。
这种灶台一般与火炕、火墙相连接,炕下砌有烟道,在火墙内部也有个通道一直连接到屋顶。
在乡下如果谁家屋顶冒烟,那么一般就是这种灶。
好处是在做饭的时候,还能把房间跟大炕烧热,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馨生活。
接下来左边是漆面斑驳的柜子,里面摆放着碗筷盘子。右手边是一张圆桌,两边的房间挂着门帘,上边用红漆分别标着男、女二字。
墙壁上糊着发黄的报纸,从屋顶一直连接到坑坑包包的地面。
随程刚进入男知青屋子,入眼便是一铺大炕和几个大小不一的柜子。
角落还摆放着一张破旧木桌,上面有暖壶、搪瓷杯、牙具等。甚至还有鞋子,乱七八糟的物品堆放在一起。
视线回到大炕,上面铺放着四床被子,炕确实不小,可算上新来的陆远四人,八个人睡一张炕,还是略显拥挤,没准翻个身都能把旁边的人吵醒。
陆远微微蹙眉,在这样集体住宿、集体上下工的环境中,他存储在空间内的大多数物品根本无法拿出来。
还有便是家里每月给他寄来的物品、食物,在这样的环境里想开小灶都难,难不成也要分给这些人吃?!
这玩意一旦开了头,就很难再收得住。
分两次不分了,难免被人说酸话,弄不好还会说你不团结,很容易被大伙孤立起来。
虽说自家生活条件不错,可那也是家人辛苦赚来的,父母姐妹心疼自己,自己总不能在外散财吧。
更何况他本身是有秘密的,万一哪天说了梦话被旁人听去怎么办!
再有就是这屋子里的味道,都是老爷们,各种汗臭味、臭脚丫子味混合在一起,这天气再发酵一下,那叫一个酸爽。
如今四个男知青就已经把屋子霍霍成这样,要是再多出四个,不敢想象。
虽然和这些老知青的接触不多,但观察下来,陆远发现这四人相处得并不和谐,再添四个人搅和进来,到时候各种乱码七糟事都会出现,一天天的能把人烦死。
别的不说,就说后世的大学寝室,四个人五个群,不是开玩笑的。
“看来有机会要搬出去住才行,只是不知道队上有没有这样的规定。”
陆远心中盘算着,手上的动作也没停,在炕上找了个空位开始打扫,接着把铺盖卷整理到位置上。
他本打算将床铺整理好后,和程刚打听一下有没有搬出去住的先例,自己初来乍到,什么事还是先打探清楚的好。
而且采购员齐卫国的人情,陆远暂时还不打算用。
正这时候,另一屋女知青们的吵闹声传了过来。
女知青房间格局和男知青这边差不多,但人数却比这边多了一个,炕上位置紧张。
外加女生带的的东西多,东西多了地方肯定就不够用。
老知青们又不想委屈自己腾地方,女人这种生物大多天生心眼小,一来二去不吵起来才怪。
听得出来,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争夺放东西的地方,两方互不相让。
“还当你们是在家里的时候啊,在这可没人有义务让你们,想住就住,不想住可以去老乡家里租住。”
“就是,只要你有钱,完全可以出钱建房,搬出去自己睡一个炕多好,东西把屋子摆满也没人说什么,在这装什么大尾巴狼。”
“没错,作什么妖,在这跟谁耍横呢,队里的村妇我们都不怕,能怕你们几个。”
“行了,都别吵了,上一天工还不够累,还有劲头吵吵。”李小薇的声音传了过来,“地方就这么大,柜子上摆不下,就先放地上。”
乡下生活条件苦、环境差,老知青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没地撒,新知青来了就抢地方,搁谁也受不了不是。
见程刚摇头苦笑,陆远有些疑惑:“程哥,你不过去劝劝?”
“没什么好劝的,女生嘛心眼小,吵架正常。”程刚摆了摆手,“你们没来的时候她们女生经常吵架,缓一阵就好了。”
“可齐大队长那边还等着咱们过去呢,她们这么没完没了的吵,太耽搁事。”陆远接了一句。
程刚一琢磨也是,这女生一吵起来就没完,当下点点头:“行,那我去看一眼。”
陆远随程刚走出屋子,来到女知青房间门口。
“李小薇,你们这边收拾好了没有,齐大队长还等着呢。”程刚没进屋,朝屋内喊了一嗓子。
还真别说,把齐保国搬出来立马奏效,屋里的吵闹声立刻就停了。
随后,屋里传出收拾行李的声音。
陆远见状,从兜里摸出烟递给程刚一根:“程哥,刚我听说咱们知青可以去老乡家里租住,还可以自己出钱建房子?”
“是啊,不过租住在老乡家里挺麻烦的,咱们院之前有两人就是这样,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又搬了回来。”
“总之双方搞得很不愉快,之后老乡们都嫌麻烦,也就不再开口让知青去家里租住了。”
程刚美美地嘬上一口,继续道,“自己建房就简单了,只要你愿意掏钱就能建。不过我可得给你提个醒,村里对这个有规定,咱们知青建的房子,只有使用权。”
“也就是说,你在的时候归你,等你回了城,这房子就是村里的,而且不允许破坏和买卖。”
陆远点点头,继续问道:“咱们知青里有人建房子吗?”
“有啊,我们同一批来的一个男知青就自己建了房。不过建了房又不是自己的,那不是花冤枉钱嘛。”
程刚说完,不动声色地扫了眼烟的牌子,压低声音道,“咱俩对脾气,我劝你还是打消这种想法,没准什么时候咱们就回去了,在知青院坚持坚持就行。”
陆远笑道:“一个人搬出去住,不会被大家认为不团结吧?”
“这倒不会。”
程刚苦笑,他要是有条件也想搬出去,“咱们知青都来自天南地北,生活习惯和认知上都存在差异,搬出去单住也没什么。”
陆远像是听了程刚的劝说般点头,可内心却打定主意要建房。
现在是七三年,距离回城还有几年时间,建个房自己住会方便许多,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对他来说很重要,可不算花冤枉钱。
他手里不缺钱,离开家的时候母亲塞给他三百块钱外加一堆票据。
三个姐姐,大姐给了三十、二姐三姐每人二十,小妹哭着非要把自己攒下来的十来块塞给他,无奈陆远在临走前,还是将这钱留在了小妹的枕头下面。
最让他想不到的是,陆父竟藏有私房钱,而且达到八十块之多。
看来这是一项男人婚后无师自通的被动技能!
零零总总算下来,陆远手里的钱接近五百块。
五百块钱,在这个年代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。
重点是即便这些钱和票用完了,后续家里还会给他寄过来,保证他在乡下没有后顾之忧。
不过陆远自认不是吸血虫,当然不会一味依靠家里。
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建房,陆远便决定一会见到齐大队长提一提这事,或是向那位已经建房的知青,打听建房需要多少开支。
“你不会真打算建房吧?”
见陆远低头沉思,程刚开口道,“不过看你能抽大前门,估计家里条件不错。该说的我都说了,这不是小事,你自己琢磨好,别建到一半后悔可就来不及了。”
“不瞒程哥你,我确实有建房的想法。”
陆远当下点点头,脸上挂着无奈道,“你是不知道,我这人有梦游的习惯。之前在家里,半夜就拿暖瓶把我爸砸伤过,如今跟大伙睡一个炕,我也是害怕伤了大伙,能建房的话,还是一个人住踏实些。”
程刚愣了一下,看表情起先确实吓着他了,不过缓过神来对陆远的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。
陆远可管不了那么多,给个借口,你听着就成。
“这样,我建议你找个老乡家先借住几天,花不了几个钱,等房子建好了再搬进去就行。”程刚也怕陆远真梦游伤人,立刻改口不劝了,还帮他出上了主意,“咱们屋这炕你也看到了,确实太挤。”
程刚说的也是眼前事实,八个人住,翻身动作大了能翻别人身上去。
“谢了程哥,一会到了支部,我再跟大队长问问。”
陆远笑着点头,知青院这边他是一天也不想住。
这时候,男知青们将被褥铺好走了出来,屋里闷热,程刚领着四人来到院里。
等了一阵,女知青在李小薇的带领下走出屋子。
两拨人汇合后,没有耽搁,当即朝支部而去。
陆远注意到魏思思眼眶通红,明显就是刚刚哭过。而张红娟则是一脸愤怒,显然刚刚吵架的人之中就有她。
不过这种事情他也不好多说什么,反正也不能帮她们解决问题,过去安慰更是扯淡。
女生之间的事还是她们自己去解决吧。
今天吵架,没准明天就和好了呢。
小说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阅读结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