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选文学
高口碑好文笔小说推荐

第3章

“姩姩,你带我去哪儿?”姜小麦被姜姩拽着往棠花村走去。

“听说,大伯母给你定下一门亲,我们得提前了解一下此人,万一他品性不好,或有什么缺陷,咱们也好及时止损。”

姜小麦红了脸颊,扭捏着转过脸去。“哪有姑娘家自己去打听夫家人的,被人知道了,丢不起人。”

“如果嫁错了人,更丢不起人!”姜姩拿出两个黑色帷帽。“把这个戴上就好了,咱们就去棠花村找人聊一聊。”

“好吧!”姜小麦戴上帷帽,和姜姩坐牛车往棠花村赶去。

棠花村有棵大槐树,闲来无事的妇女和孩子们都喜欢坐这里玩,东家长西家短的,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事。

姜姩拽着姜小麦往那里一坐,认真倾听消息,一个吊三角眼的老太太神秘兮兮的道:

“村东头俏寡妇家有个男人,长的可壮实了,俏寡妇三天没下来床。”

“你怎么知道?你在人家床底下瞧着了?”

“哈哈哈!”

姜小麦脸色又红又烫,这些妇人说话太……太狂了。

姜姩把话题往颜如玉身上引。“听说村里有个叫颜如玉的男子,长的美若天仙,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”

一个干瘪老太太嗑着瓜子,眼皮一翻。“那还有假,长的比女娃娃还俊,不过……”

老太太停顿一下,姜小麦好奇的问。“不过什么?”

“不过,他的爱好也和女娃娃一样。”另一个老太太凑近,兴致勃勃的回话。

姜小麦听不懂什么意思,困惑的侧头看了看姜姩。

“这个爱好是什么?”姜姩替姜小麦问出口。

“就是兔儿爷!他和男人不清不楚的。”说完,老太太笑起来。

“他至今二十五了还没成亲,周围人都知道这事,谁敢把女儿嫁给他,我听说,媒人给他说了个隔壁村的姑娘,那姑娘惨喽!”

姜小麦身形摇摇欲坠,差点摔地上,姜姩扶着她,姐妹俩坐牛车往家赶。

“小麦姐,这是好事,这样你就不用嫁过去了,我们家人多,一起上门找媒婆要个说法,然后退亲!”

“好!”姜小麦扑在她怀里。“幸好提前发现,如果嫁过去,一切都完了。”

回到家,姜小麦把此事和家里人一说,姜家人全炸了。

“颜家简直欺人太甚!”

姜家大孙子姜余气愤的怒拍桌子。“自己儿子这种情况,他找什么姑娘,他该找个男人吧!”

姜大媳妇把女儿姜小麦抱怀里。“我糊涂,没查清楚就定亲,差点害了女儿。”

姜老太爷沉着脸道:“老大,你带着你兄弟们和侄子们去棠花村走一趟,找颜家退亲!”

“是!”

与此同时,祁珩奉父亲之命,带着五千两白银往永安村赶来。

家中只有姜老太爷和一大家子女眷在,看着一箱子白花花的银子,姜家人双眼发光,姜老太爷连连推辞,祁珩淡淡道:

“老爷子收下吧,这是父亲的意思,我若带回去,父亲定会治我办事不利!”

“爹,别让人家为难,收了吧。”姜五媳妇讨好道,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着。

姜四媳妇也劝道:“爹,咱家屋子不够住的,老六也快成亲了,丰儿和谷儿也渐渐大了,不能总挤在一个屋里睡吧。”

家里如果有了银子,几个孩子可以一人盖一间屋,再也不用挤在一起。

姜老太爷叹口气。“银子我们家收了,麻烦替老朽谢谢你父亲。”

祁珩面色平静的点头,收下就好,收下他好回去交差。

祁珩走后,姜姩从屋里出来,看向箱子里的银子,上一世,她没开口要银子,祁家也没送,这一世,有了这五千两银,可以提前屯粮食和药材。

“这是真的吗?我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。”姜穗拿着一锭银子放在嘴里使劲咬。

姜老太爷把箱子抬进屋,叮嘱家里人。

“财不外露,你们谁也别往外说,如今世道太乱,山匪横行,恐祸不单行,这些银子还是尽早换成粮食才好。”

姜老太爷活了大半辈子,最看重粮食,金山银山也不如有粮好。

“爷爷,还要多买些药材。”姜姩提醒他。

姜姩记得,再过两年,世道会彻底乱起来,山匪抢杀虐夺,各地起义军也如竹笋节节升,祁太守所在的汝阳郡山匪最为猖狂。

祁太守奉旨剿匪,又遇上起义军四处抢粮,祁太守招兵买马对抗起义军,却被人在皇帝面前进谗言,说他招兵买马是想造反,要斩他满门,祁太守最后被逼的起兵造反。

祁太守最后会夺帝位,姜姩灵光一闪,何不让叔伯和兄长弟弟们去祁太守营帐投军,说不定,以后还能捞个将军当当。

上一世,外边一乱,姜姩把姜家人全接到祁珩的庄子上保护起来,因着这事,她被祁夫人训斥好久,之后一直拿这事讥讽她,骂她姜家人是一群只靠他人保护的窝囊废。

这一次,她不会再与祁珩有关系,却想为姜家的男人们拼个好的出路,与其等祁太守平定天下后再去投军,不如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去,祁太守最看重信任的是与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。

姜老太爷还在唠叨。“过两天找人加盖房屋,老六和丰儿也到了娶媳妇的年纪,几个姑娘以后出嫁也要准备嫁妆。”

女眷们都眼巴巴看着,姜老太爷叹口气。

“这些年,你们嫁入我姜家,为我姜家生儿育女,相夫教子,都辛苦了,拿一锭银子去镇上扯块布,每人做件新衣裳。”

“谢谢爹!”五个儿媳妇欢天喜地的道谢。

“爷爷,我们呢!”孩子们仰着头,眼中满是期盼。

姜家孩子的衣裳鞋子都是从大传到小,老大老二穿新衣新鞋,穿小了就让老三老四老五老六接着穿,补丁补了又补,直到不能穿了,姜奶奶再留着补补丁用。

“给孩子们也准备一身新衣裳,女娃娃买对头花戴。”姜老爷子笑容温和,孩子们欢呼雀跃。

姜老太爷叮嘱道:

“不过现在可不能穿,做好了留着过年穿,现在穿太过扎眼了,会惹人生疑。”

“知道了!”姜家人个个兴致勃勃,像过年一样开心,有了这箱银子,再也不用饥一顿饱一顿。

“中午我要吃鸡蛋!”姜穗大喊一声。

“行!”姜二媳妇去后院捡鸡蛋,姜老太太也没反对,手里有银子,大不了多买两只下蛋的鸡。

中午,姜家的男人回来了,姜丰情绪激动的讲起去棠花村的事。

“那颜家人太无耻了,倒打一耙,说我们诬赖他,破坏他儿子的名声,他儿子在外面是什么名声,他们自己不知道吗,用得着我们诬赖。”

“怎么样了,这亲退了吗?”姜三媳妇问。

姜五叔道:“退了!我们闹大了,整个村的人都来看热闹,颜家丢不起人,主动与我们退了亲。”

姜二媳妇脸色缓和。“退了就好,这要是真嫁了过去,还不害了咱家小麦。”

微信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