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整版历史古代小说《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》,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,可见作品质量优质,主角是李川,是作者杰外生枝所写的。《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》小说最新章节第177章,已更新206569字,目前连载中,喜欢看历史古代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!
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小说,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最新章节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三百金吾卫簇拥着楚王李川,一路向太极宫而去。长孙无忌怔在原地,李川最后那冰冷的笑容和充满杀意的眼神,像一根根尖刺扎在他的心头,让他久久不能回神。方才的李川,仿佛变了一个人,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、谦逊有礼…
《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李世民却摆了摆手,制止了程咬金的兴奋:“此次前往幽州,并非只是戍边那么简单。”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丝寒光,“朕要你率领玄甲军,出关,进发梁国改名而成的炎国!”程咬金闻言,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,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疑惑:“炎国?陛下,那不过是蕞尔小国,向来对我大唐俯首称臣,为何要劳师动众,兴兵讨伐?”他挠了挠头,粗声问道,“莫非
《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》精彩章节赏析
三百金吾卫簇拥着楚王李川,一路向太极宫而去。
长孙无忌怔在原地,李川最后那冰冷的笑容和充满杀意的眼神,像一根根尖刺扎在他的心头,让他久久不能回神。
方才的李川,仿佛变了一个人,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、谦逊有礼的皇子,而是一头蛰伏的猛兽,随时可能露出獠牙,将他撕碎。
“长孙大人,咱们……走吧?”
金吾卫统领的声音再次响起,将长孙无忌从恐惧中拉回现实。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着狂跳的心脏,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的冷汗。
“走,回宫!”长孙无忌沉声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。
返回宫中的路上,长孙无忌不断回忆着与楚王之间的点点滴滴。
从最初的欣赏到后来的忌惮,再到如今的势成水火,他深知自己与楚王之间早已没有回旋的余地。
他想起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将楚王逼上绝路,又是如何利用突厥之事将他彻底铲除。
“成大事者,不拘小节。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,老夫别无选择!”
长孙无忌在心中默默地安慰自己,试图驱散心中的不安。
他甚至开始庆幸突厥之事,终于可以解决楚王这个潜在的威胁,以绝后患。
“陛下圣明,此举不仅解了渭水之围,还能除去……”长孙无忌低声自语,话未说完,他突然停住了脚步。
前方,太极宫巍峨的宫门出现在眼前,在夕阳的余晖下,显得格外庄严肅穆。
十八级汉白玉石阶,直通宫门,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。
一个身影,正沿着石阶缓缓向上走去,每一步都沉稳有力,不急不缓。
“楚王……”
长孙无忌眯起眼睛,望着那个渐渐远去的背影,心中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不安。
三百金吾卫如同一道铁流,簇拥着李川缓缓行至太极宫前。
汉白玉石阶在夕阳的余晖下泛着冷光,十八层台阶笔直向上,仿佛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天梯。
李川的步伐沉稳而均匀,每一步都像经过精确测量,不快不慢,让人看不出丝毫慌乱。
他身上那件素白的王袍,在微风中轻轻飘动,更显出几分淡然与超脱。
身后,长孙无忌和李君羡的目光如影随形。
长孙无忌的脸上,依旧残留着一丝未退的惊惧,他那双精明的眼睛里,此刻充满了疑惑和不安。
他看不透眼前的楚王,这个仿佛换了一个人的皇子,让他心中充满了不确定感。
李君羡则紧紧握着腰间的佩刀,手心微微渗出汗水。
他时刻警惕着,生怕楚王突然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。
李川拾级而上,脚步声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,一下一下,像沉重的鼓点,敲击着长孙无忌和李君羡的心房。
当他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,他回头望了一眼,那一眼,如同深渊一般,让长孙无忌感觉脊背发凉。
跨过高高的门槛,李川走进太极宫。
宫殿内,檀香袅袅,静谧庄严。
李川没有四处张望,仿佛对这座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宫殿早已熟稔于心。
他径直走到一处角落,那里有一张宽大的案几,上面堆着几卷兵书。
李川旁若无人地坐下,随手拿起一本《孙子兵法》,翻看起来。
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书页,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。
指尖在粗糙的竹简上轻轻摩挲,发出细微的沙沙声,与宫殿内寂静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不远处,龙案之后,李世民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。
他批阅奏章的声音很小,但依旧清晰可闻。
他时而皱眉思索,时而挥笔疾书,全身心地投入到政务中,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。
这一幕,让原本紧张不已的李君羡和长孙无忌,都有些傻眼。
他们原本以为,楚王被押送至此,必然会表现出愤怒、不甘,甚至会做出过激的行为。
可眼前的场景,却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。
楚王仿佛不是一个即将被送往突厥的质子,而是一个来此读书的学子。
长孙无忌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,他搞不懂李川在想什么,心中那股不安感,也越发强烈。
夕阳西下,宫殿内的光线逐渐昏暗下来。
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章,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眼睛,目光扫过角落里看书的李川,脸上露出了一丝难明的神色。
李世民站起身,走到李川的身旁。
李川放下手中的兵书,抬起头,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,看着自己的父皇,眼神平静如水。
李世民率先打破了沉默。
“川儿,对于去突厥一事,你……可有怨朕?”
李川并未立刻回答,而是抬头看了一眼李世民,那一瞬间,他的目光深邃的仿佛能洞穿一切。
“父皇,您说呢?”
李君羡的瞳孔骤然紧缩,他听到楚王那句反问,如同利剑般刺向皇帝,心中警铃大作。
他下意识地按住腰间的佩刀,虎视眈眈地盯着李川,生怕他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。
长孙无忌亦是如此,他感觉自己的心跳都要停止了,他死死地盯着楚王,手心已满是汗水。
李君羡压低声音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,“臣请陛下移驾,此处……不宜久留!”
长孙无忌也连忙附和道:
“是啊,陛下,楚王心思难测,此刻与您同处一室,着实危险。不如让老臣带他下去,另觅他处安顿?”
李世民眉头一皱,他冷冷地扫了李君羡和长孙无忌一眼,那眼神锐利如刀,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。
“放肆!”
李世民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“朕的儿子就在朕的面前,你们两个惊慌什么!难道朕还护不住自己吗?都退下!”
李君羡和长孙无忌心中虽有不甘,却不敢违抗李世民的命令,只能悻悻地退到一旁,但仍旧不敢放松警惕,他们如同两尊雕塑般矗立在宫殿两侧,目光死死地锁定着李川,生怕他会突然暴起。
李世民没有再理会他们,而是重新将目光投向李川。
他的眼神深邃而复杂,仿佛蕴藏着无尽的秘密。
李川也静静地望着李世民,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,让人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。
殿内重新陷入寂静。
李世民重新拿起奏章,继续批阅,笔尖在纸上划过,发出细微的沙沙声。
李川则重新拿起《孙子兵法》,翻看着,指尖在竹简上摩挲。
两人都仿佛忘记了对方的存在,各自做着自己的事。
时间一点点流逝,宫殿内的光线逐渐变得昏暗起来,四周的静谧如同凝固了一般,只有偶尔的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摩擦声,交织成一曲无声的乐章。
李川翻书的动作很慢,仿佛在品味着字里行间的含义,他的目光平静而专注,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。
李世民依旧埋首在奏章之中,他的眉头时而紧皱,时而舒展,他的动作很慢,也很认真,仿佛在处理着什么重要的国家大事。
时间如同静止,漫长而无声。殿内的氛围,安静到令人窒息。
过了许久,久到李君羡和长孙无忌的背都僵硬了,久到李世民才放下手中的奏章,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。
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李川,复杂的情绪在他的眼底翻涌。
“咕噜……”
一声轻微的声响在安静的宫殿里显得格外清晰。
李川放下了手中的竹简,他抬起头,目光与李世民的视线交汇。
“时辰不早了。”李世民淡淡地说道。
宫女鱼贯而入,将御膳房精心准备的晚膳一一摆放在紫檀木桌上。
珍馐佳肴的香气弥漫开来,却冲不淡殿内凝重的气氛。
李世民挥手屏退左右,只留下李川一人。
“川儿,过来一起用膳。”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。
李川起身,缓步走到桌边,在李世民对面坐下。
他拿起象牙筷,却迟迟未动,目光落在面前的菜肴上,却似乎没有半分食欲。
“这些菜,都是你母后吩咐御膳房特意为你准备的。”
李世民见李川不动筷,开口道。
李川这才拿起筷子,夹起一块桂花糕,放入口中,细细咀嚼,却尝不出任何滋味。
“川儿,你恨朕吗?”李世民放下筷子,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川。
李川咽下口中的桂花糕,抬起头,迎上李世民的目光,嘴角露出一丝苦笑。
“恨又如何?儿臣身为大唐皇子,自当以江山社稷为重。如今突厥压境,父皇也是迫不得已。”
“你明白就好,渭水盟约,迫在眉睫,朕不得不送一位皇子前去突厥为质,以换取边境安宁。”
李川沉默不语,只是静静地听着。
他明白李世民的苦衷,也知道自己作为皇子,身上肩负的责任。
“川儿,你的才能,朕都看在眼里。”
李世民继续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。
“只是,你的锋芒太盛……”
小说《大唐:当质子可以,当皇帝也可以》阅读结束!